U17世界杯决赛刚踢完,亚洲球迷手机全被朝鲜刷屏:3比0把荷兰打哭,第四次捧杯直接封神。
现场数据列出来更狠:23脚射门对4脚,俞正香8球金靴,金元心7球紧随其后。
一整届下来,朝鲜轰进25球只丢3球,统治力比成年队还稳。

这支队伍2016年就首冠,现在卫冕并破了赛事纪录,成了唯一四次登顶的球队。
亚洲这次不是一枝独秀。
日本八强,韩国小组出局却场场拼到抽筋。
中国队更提气,小组赛抡出5比0挪威、4比0厄瓜多尔,历史头一回杀进16强,最终定格第12名。
主帅王洪亮赛后甩一句:这批孩子平均年龄16,多数还能踢下一届,潜力条直接拉满。
很多人第一次注意到朝鲜青训的细节。
孩子12岁就被集中,全天练球6小时,文化课靠边站。
方法听着极端,出活是真快。
国内青训缺的不是钱,是把时间砸进去的决心。
欧洲靠模块,美洲靠天赋,亚洲想超车只能卷训练时长,这是朝鲜给的硬答案。

中国队这次虽止步淘汰赛,肉眼可见涨球。
小组赛把北欧力量派踢懵,淘汰赛对巴西0比3但射门11次,踢美国2比5却全程打对攻,不再缩后场倒脚。
比分难看,过程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吊打。
第12名是历史最高,也撕掉多年提前出局的标签。
有人担心这么踢伤病风险大,其实U17恢复速度快,高强度比赛带来的阅读力提升远超友谊赛。
王洪亮的思路很明确:多踢硬仗,别怕输。
输得越早,漏洞暴露越早,修正成本越低。
成年女足常年缺顶级对抗,根源就是青少年阶段太怕丢球。
横向对比更扎心。
荷兰国内注册女足球员超10万,朝鲜选材面不到人家一成,却能连续收割冠军。

差距不在人口基数,在筛选效率。
我们的球探体系还停留在等孩子报名阶段,朝鲜直接把体校拉网过筛,错过人才的几率被压到最低。
欧洲俱乐部体系成熟,可是青年队比赛密度低。
朝鲜集训一年踢近百场,欧洲同年龄段算上联赛和杯赛也到不了50场。
比赛量的鸿沟让亚洲球队在洲际决赛里毫不吃亏,甚至体能优势更明显。
练得苦不苦,看下半场冲刺次数就知道。
回到家长最关心的升学问题。
朝鲜模式牺牲文化课,国内没法复制,却可以走折中路线:下午三点后集中训练,晚上补文化课。
日本已经试水多年,高中毕业前保证1000小时触球量,同时跟上学业。
成绩证明两头都能兼顾,关键在时间管理。

中国足协正在推青训中心下沉到县一级,好苗子12岁就能被盯上。
下一步难题是教练水平。
朝鲜梯队教练全部出自本国国字号,履历硬。
国内基层教练待遇低,人才自然流失。
涨薪不一定立刻见效,先把职业级教练证书和工资挂钩,吸引力就上来了。
未来两年这批中国U17将进入涨球关键期。
身体力量、决策速度、射门准度都会再上一个台阶。
下届世界杯如果继续16强甚至冲击八强,关注度可能直接翻倍。
女足赛事曝光度低,一旦赢球,商业价值蹿升速度远超男足。
亚洲女足新秩序正在成型:朝鲜靠极限训练,日本靠校园联赛,韩国拼身体,中国找中间路线。
谁先解决青训教练缺口,谁就摸到下一轮红利。
球永远在那,踢法不同,结局就不同。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8050375号-1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