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比0,韩国U22被中国队踢得原地转圈,球迷第一反应不是欢呼,是掐大腿:真的假的?
昨晚珠海现场,哨声结束那秒,看台爆发出的吼声把替补席都吓一跳。拜合拉木两个进球,一个爆杆抽远角,一个旱地拔葱头球,直接把韩国后卫钉在原地。媒体人集体发朋友圈:对面像刚组队,连球都不会停。

可镜头一转,三天前同一批人刚被越南1比0送走。输完那天,社交平台上全是退机票的截图,有人喊安东尼奥下课,有人把青训骂到2015年。赢球才过72小时,风向全变,热搜第一变成“韩国不会踢球”,第二“拜合拉木值多少欧元”。情绪像电梯,上上下下全靠比分按钮。
我把两段录像剪在一起,发现一个细节:越南那场,中国队每次前场逼抢最多跑三步,韩国这场,同样的位置,他们冲出去五步。多这两步,韩国中卫没法横传,只能开大脚,球权就这样一次次送回来。体能没变,态度变了,教练没换人,只是换了个对手。
拜合拉木进球后,镜头给到他,脸上没有狂喜,只有松一口气。40强赛对泰国,他替补上场一脚扳平;18强赛对印尼,他头球绝杀。三场比赛,三次把球队从悬崖边拉回来。球迷叫他“救命先生”,可他知道,自己只是唯一选项。替补席坐着的前锋,联赛进球加起来没他一场多。

韩国那边,旅欧三名主力没来,首发十一人里六个还在读大学。丁旭查完名单直摇头:对面顶多算二点五队。可就算这样,他们脚下频率依旧比我们快,出球线路依旧清晰,只是身体对抗吃亏,被中国队冲散了。赢了,得认,但别骗自己说对方是鱼腩。
安东尼奥的战术板其实简单:前场三人疯跑,中场两人堵线路,后卫直接开找拜合拉木。套路不高级,却刚好打在韩国七寸。球迷夸他“大师”,我想起去年亚青赛,同样的压迫踢日本,上半场0比3,体能槽见底后被人遛猴。打法没错,错在只能坚持60分钟。强队与弱队的区别,就是同样一口气,谁能多撑三十秒。
苗原赛后一句话扎心:国内同年龄段,找不到第二个拜合拉木。我翻了U21联赛射手榜,排第一的是外援,本土前锋进球最多的,是拜合拉木,而他只踢了七场。下面的人,数据栏清一色0或者1。不是不想进球,是从小没踢过高质量比赛,到了成年队,连射门动作都变形。

赢了韩国,朋友圈刷屏,青训公众号连夜发喜报。可三天后如果输马来西亚,同一批账号会把文章删光。中国足球的情绪周期,比大姨妈还准:输球——骂街——换帅——赢球——吹爆——再输球。想跳出循环,唯一办法是让更多小孩一周双赛,而不是一周双训。比赛才是最好教练,可现实是,很多十五岁孩子一年正式赛不到二十场,对手还是校内梯队,强度不如野球。
拜合拉木来自新疆喀什,小学五年级在水泥地踢球,鞋底磨穿,垫纸板继续。被体校教练看上那天,他穿着拖鞋跑了五千米,脚背全是血泡。后来去鲁能足校,第一次吃牛排,不知道刀叉怎么用,直接上手抓。他的爆发力,是追着毛驴练出来的。这样的故事听着热血,细想却吓人:如果那天教练没路过,他现在可能在路边卖烤包子。中国这么大,还有多少“拜合拉木”在水泥地等一个偶然?
昨晚赛后,韩国主帅朴柱昊主动找安东尼奥握手,用中文说了声“恭喜”。镜头扫过,他眼里没不服,只有羡慕:羡慕中国队有一个能一锤定音的前锋。我们羡慕他们整条旅欧中轴线。彼此眼红,却都缺对方那一块。亚洲足球格局就这样:日本技术流,澳洲身体流,韩国跑不死,中国靠个人。谁能先补完短板,谁就能提前出线。

球迷问:这场胜利到底值几个钱?答案是:如果后面能赢马来西亚,就值6分;如果还是止步小组赛,就值一晚烟花。足球只看连续剧,不看单集。2005年世青赛,我们2比0赢乌克兰,全场压着打,后来呢?那一批人,最好成绩是亚洲杯八强。一场球救不了命,只能续命。
那该怎么办?把拜合拉木们赶紧送出去。别等到25岁才留洋,20岁就去欧洲二级联赛,踢不上主力也坐板凳,感受训练节奏。国内同时段多办U19、U21联赛,让踢不上中超的孩子有比赛,而不是天天在预备队跑圈。最重要的一点:别再让教练背全部锅,输球就换帅,等于拉肚子换马桶,药没吃对,换多少马桶都白搭。
再不做这三件事,你会损失下一个拜合拉木;不懂这招,下一个0比3日本就是你。直接抄作业,无脑复制:增加比赛、早点留洋、教练任期至少三年。明天就用这三句话,发到任何一个足球群,会有人感谢你。
终场哨响,我走出球场,旁边小孩拽着爸爸衣角:以后我也想当拜合拉木。爸爸没说话,只是把他扛在肩上。那一幕,比进球更动人。中国足球没有奇迹,只有连续做对一百次选择。昨晚算一次,还剩九十九次。路长,天也快亮,别睡。
下一篇: 足球最新战况(足球u23世青赛战况)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8050375号-1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