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深圳青训基地的灯一直亮到快十一点,看台上却没人舍得走,因为全运会U20男足决赛圈这场粤鄂对决把“青训到底行不行”的焦虑直接踢进了加时,而那一脚世界波绝平,像把锤子敲在家长、教练、球探和俱乐部老板共同的神经上:中国小孩到底能不能在关键时刻自己解决问题?
比赛过程像过山车。

广东先靠点球领先,VAR介入两次,一次把广东进球吹掉,一次给广东点球,裁判离事发点五米远还是不敢直接判,得靠耳机里的声音才敢抬手。

球迷区有人笑:“现在裁判比考生还依赖标准答案。”这句话听着像吐槽,其实点破了中国足球最尴尬的现实:连二十岁的小孩比赛,都不敢用肉眼做判断,那成年队到了亚冠、世预赛怎么办?
技术越先进,胆子越小,这不是进步,是另一种退步。

湖北队最后那脚兜射,把所有人从椅子上拎起来。
孙康博背身拿球,半转身直接挂远角,球像画了道彩虹,门将连下地的动作都没做完。

慢放看十遍也不腻,因为动作一气呵成,没有多余调整,说明脑子里提前算好了角度和力度。
更扎心的是,他去年还在中乙混,今年进U20国家队,一年一个台阶。

湖北青训没喊口号,闷头攒人,2019年U18青超冠军那批人现在正好二十,昨晚首发里藏着三个,时间给出了答案。

广东这边的问题老生常谈:机会一大把,终结那一下总差半口气。
钟文上半场凌空抽射,动作漂亮,球却擦着横梁飞出;王梓洋五十分钟单刀,步子调整到右脚,结果踢成“回传门将”。

看台上的老教练直跺脚:“小时候没人教他第一脚触球就射门,现在改不过来了。”青训圈里流行一句话,“十二岁前的错误,二十五岁还在付利息”,昨晚就是现场版。
加时赛两边都跑不动了,肌肉拉伤像多米诺骨牌,李星贤替补上场三分钟就抱大腿倒下。

有人心疼,有人摇头:平时比赛太少,一到全运会就拼命,身体根本跟不上节奏。
国内U系列一年正规赛也就二十场左右,日本同年龄段能踢五十场,欧洲七十场起步,差距不在技术,在“比赛肌肉”没长出来。

孙康博那脚世界波,靠的不只是灵感,还有今年踢了三十多场正式比赛积累的“肌肉记忆”——身体累到极限,动作却不变形,这就是场次堆出来的底气。
看台角落坐着几位穿便装的中年人,笔记本上画满箭头,他们不说自己是哪家俱乐部,只问一句“小孩合同在谁手里”。

全运会一直是“低成本球探集市”,张玉宁2017年就是在天津一战成名,第二天飞欧洲。

昨晚赛后,已经有中甲球队问湖北能不能冬租孙康博,报价先不谈,至少说明人家敢用新人。
相比之下,中超很多队宁愿花两千万买三十岁“即战力”,也不愿给二十岁的“期货”机会,算盘珠子打得精,联赛却越踢越老。

回到家长最关心的那条线:到底把孩子送去哪?
广东体系大,校园、足校、职业梯队三层金字塔,看起来路宽,其实每层都在刷人;湖北体量小,反而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,一个年龄段重点养三十人,比赛、体能、文化课打包管到底。
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8050375号-1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