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足协最近和荷兰、比利时、葡萄牙的低级别联赛签了合作计划,目标是定向输送U21到U23球员。这不是新政策,是被逼出来的调整。过去几年,年轻球员在中超U23联赛里踢球,比赛节奏慢,对抗弱,传球不逼人,跑动不拼命。他们踢得舒服,但踢不出真本事。王博豪在中甲时只是轮换球员,没人注意他。他去了荷乙,不是靠关系,是靠自己踢出来的位置。他不是被送去镀金的,是被送去吃饭的。在欧洲低级别联赛,没能力的人,连替补席都坐不上。他能连续首发,说明他能适应高强度对抗,能跟上节奏,能在压力下完成技术动作。这不是天赋,是练出来的。
王钰栋、蒯纪闻这些名字,国内媒体常提,技术细腻,脚下灵活,但他们在本土联赛里的表现,和王博豪在荷乙的对比,差距不是一星半点。一个在低强度环境中反复练习传接球,一个在高对抗环境中被迫做出决策。前者练的是动作,后者练的是脑子。比赛不是看谁脚法好,是看谁在被逼到角落时,还能把球传出去。王博豪在荷乙的每一次触球,都在承受身体对抗。他的两次射正,不是凭空冒出来的,是他在训练中每天被撞、被抢、被逼着做选择后,自然形成的反应。中国球员不是不会射门,是没在真正有压力的环境下练过射门。

足协推动留洋,不是为了面子,是为了生存。如果年轻球员继续在本土联赛里打“安全球”,未来国家队的进攻,永远靠个别球员的灵光一闪。那不是体系,是赌博。王博豪的案例,不是个例,是测试。测试一个简单的问题:如果让中国年轻球员,去欧洲低级别联赛踢半年,他们能不能活下来?能不能踢出位置?能不能成为主力?如果能,那就不该只送一个人,该送十个、二十个。如果不能,那问题就不在球员,而在我们给他们的环境。
邓伯什俱乐部不是豪门,没有大牌球星,没有电视转播,但他们的训练场和比赛节奏,比中超U23联赛更接近真实足球。王博豪在那里,每天早上八点训练,下午四点看录像,晚上九点睡觉。没有娱乐节目,没有粉丝互动,只有教练的批评和队友的对抗。他没有靠谁捧,他靠的是每天多跑一公里,多拼一次球,多接一次传不稳的球。他不是天才,是熬出来的。

中国足协现在不缺政策,缺的是执行的勇气。送人出去,不是送出去玩,是送出去挨打。挨打之后,能不能站起来,能不能再跑,能不能再拿球,这才是关键。王博豪做到了。他没有说“我代表国家”,他只是每天训练,每天比赛,每天回家看录像。他不需要掌声,他需要的是下一场比赛的首发位置。
我们总说年轻人不行,但有没有想过,他们从没被放在真正需要他们拼的地方?他们被保护得太好了,好到连射正的机会都靠别人给。王博豪的两次射正,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,是整个体系没给他队友创造机会。他一个人扛着全队的进攻,不是因为他强,是因为别人没跟上。

如果未来三年,中国足协真的送出去三十个像王博豪这样的球员,去欧洲低级别联赛踢球,三年后,我们会不会看到一支能打硬仗的国家队?还是说,我们宁愿让球员在国内踢舒服球,然后怪他们踢不出成绩?
你真的相信,一个从没在真实对抗中练过射门的人,能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一脚破门吗?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8050375号-1 站长统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