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值普京与特朗普就谈判事宜反复周旋之际,俄罗斯国内突然传出尖锐的反对声音。
10月23日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公开表示,美国是俄罗斯的敌人,胜利只能在战场上实现,谈判桌前毫无意义。
这一言论与普京强调合作对话、推动俄美关系正常化的表态形成鲜明对比,令普京陷入尴尬境地。


某种程度上这番公开唱反调的举动,可被视为担任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梅德韦杰夫刷取存在感、摆脱边缘化处境的一种方式。
然而如此明目张胆地与普京立场相左,仍与公众对二人关系的传统认知形成巨大反差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这位曾被视为普京接班人的政治人物沦落至今日境地?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的关系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?
从出身背景来看,梅德韦杰夫与普京本无太多交集。
普京出身工人家庭,早年供职于苏联情报部门克格勃,亲历东德剧变与体制瓦解,对国家安全与政权稳固有着深刻体会。

梅德韦杰夫则生于知识分子家庭,是典型的法学学者。
他比普京小十三岁,青年时期正值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,因而对西方自由派理念抱有天然亲近感。
二人的交集始于共同的恩师,时任圣彼得堡市长的索布恰克。1990年索布恰克参与竞选,梅德韦杰夫原本担任竞选团队实际负责人。
不久普京受邀加入,并直接空降为团队新负责人,这一安排难免给人以强势的印象。
然而面对资历与人脉均胜自己一筹的师兄,梅德韦杰夫并未表现出嫉妒,反而主动配合,公开说服团队支持普京,展现出谦逊与大局观。

正是这一时期,他的干练与低调给普京留下深刻印象。这段同门情谊,成为二人近二十年政治合作的起点。
2000年普京首次竞选总统时,梅德韦杰夫担任其竞选总指挥。普京日后深入人心的铁腕强人形象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位师弟的精心策划。
梅德韦杰夫组织编印《来自第一号人物与弗拉基米尔·普京的谈话》一书,以访谈形式向俄罗斯乃至全球展现普京的个人魅力。
正是在他的提议下,普京亲自驾驶苏27战斗机突访车臣首府格罗兹尼,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。

梅德韦杰夫为普京巩固权力立下汗马功劳,也因此成为普京最信任的接班人。
他先后升任总统办公厅主任、第一副总理,并在2007年普京两届任期将满时,成为接任总统的热门人选。
然而普京此时只看到梅德韦杰夫的忠诚,却忽略了他骨子里对西方认知不足的天真。
2008年梅德韦杰夫接任总统,普京转任总理,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仅是普京的权宜之计。
但梅德韦杰夫并不甘于充当门面人物,他试图推行被称为“梅德韦杰夫主义”的实质改革。

他高举全面现代化旗帜,主张发展高科技产业,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,为此设立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,并力推反腐败立法。
这些举措与普京的执政理念产生分歧,本可停留在内部争论层面,但西方国家的介入使局势复杂化。
以美国总统奥巴马为首的西方领袖采取“踩一捧一”策略,公开称赞梅德韦杰夫是“面向未来”的政治家,而对普京仅评价为“强有力的领导人”。
这使得梅德韦杰夫产生错觉,误以为西方真心接纳他。

2010年梅德韦杰夫迈出危险一步,不顾普京此前奠定的基础,突然签署命令终止向伊朗出售S300防空导弹的合同,理由是遵守联合国决议。
此举背后捅刀盟友伊朗,意在向美国示好。
如果说S300事件仅破坏了普京的外交成果,那么随后的利比亚事件则彻底激怒普京。
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北非,利比亚爆发内战,美法英等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设立禁飞区。
利比亚作为俄罗斯传统盟友,俄方在当地拥有重要能源与军事利益。

时任俄罗斯驻利比亚大使夏莫夫多次致电莫斯科,恳请梅德韦杰夫投下否决票,并警告西方一旦获得授权必将推翻卡扎菲政权。
然而梅德韦杰夫最终选择弃权,变相为北约轰炸开启绿灯,普京事后公开谴责西方行为“令人想起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”。
不料梅德韦杰夫为安抚西方,公开宣称“十字军东征”的比喻不可接受,并表示不认为联合国决议有任何不当。
此次事件成为二人关系最公开、最激烈的一次决裂,对普京而言,这已非单纯路线分歧,而是触及底线的战略背叛。
梅德韦杰夫的天真使俄罗斯在利比亚付出惨重代价,更严重的是乱局迅速蔓延至叙利亚,威胁俄罗斯在地中海最后的军事基地。

为保住这一战略支点,俄罗斯不得不在2015年出兵,陷入又一场战争泥潭。
至此普京彻底认清,这位亲手扶持的师弟在政治上过于幼稚,其对西方的幻想足以葬送俄罗斯国家利益。
梅德韦杰夫因而失去接班人资格,利比亚事件成为二人关系的分水岭。
2012年普京重返总统之位后,梅德韦杰夫被安排担任总理,但此时的总理职位已今非昔比,其政治影响力一落千丈。
他推动的经济现代化改革因全球油价低迷与国内阻力举步维艰,任内GDP增长率一度跌入负值,加速其边缘化进程。

2020年1月梅德韦杰夫带领内阁集体辞职,数日后被任命为新设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。
该职位看似高位,实则由普京亲自担任主席,实为政治养老的闲职,标志着他被彻底排除出权力核心。
正当众人以为梅德韦杰夫的政治生涯将就此终结时,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为其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翻身机会。
此后梅德韦杰夫形象大变,成为社交平台上最活跃的俄罗斯高官,言论日趋极端与强硬。
他痛斥西方为敌人,宣称百年内无法与美国和解,多次威胁动用核武器,警告西方援乌可能引发末日决战。

这也解释了为何此次他再度与普京唱反调,发文宣称谈判毫无意义,胜利只能靠战场夺取。
或许至此,梅德韦杰夫才真正意识到,自己曾经的天真使国家战略利益蒙受重大损失,唯有通过极端表态洗刷耻辱。
另一方面,此举也可能是一种别样的忠诚展示。
当前俄乌战事陷入僵局,普京需维持温和外交形象为对话留有余地,而国内积压的强硬派情绪亦需宣泄渠道。
已被边缘化的前总理梅德韦杰夫,正可扮演这一“泄压阀”角色。

二人深层考量虽不得而知,但毫无疑问即便形同陌路,他们仍在以更适应当前紧张局势的方式彼此配合、相互成就。
他们曾为亲密伙伴,共登权力之巅,目睹相同风景,怀有相似触动。
正因如此,无论身居高位或退居幕后,他们仍选择拼尽全力为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寻找出路,这或许正是这对昔日黄金搭档相互托付、彼此信任的最终底色。
上一篇: 足球赛事前瞻·曼联vs利物浦双红会超详细预测指南!
下一篇: 雷速体育足球怎么看数据
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,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Copyright © 2021-2024 24直播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8050375号-1 站长统计